返回联盟首页 | 共产党员网
   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信息调研>>调研文章
在组织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
时间: 2017-12-04       来源:鄂托克前旗委组织部      作者:

  

    

  组织部门作为党的组织路线的执行者和实践者,担负着为党的事业选干部、配班子,建队伍、聚人才,抓基层、打基础的重要职责,坚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,对于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,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鄂托克前旗委组织部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到工作始终,在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践中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,为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积累了丰富经验。 

  一、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 

  (一)树立“尊重群众、相信群众、依靠群众”的群众观点。以“三深入三提升”(即深入基层访民情,提升组工干部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的能力;深入基层聚民智,提升破解组织工作难题的水平;深入基层解难题,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)调研活动为载体,坚持统筹兼顾,突出调研重点,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党组织、党员群众中,在开门纳谏中广泛听取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,摸清基层实情,找准存在问题,明确工作方向,提升工作水平,切实做到开展调研与学习提高相结合、与征求意见相结合、与解决问题相结合、与推动工作相结合,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,把群众观点融入工作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工作,赢得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理解和支持,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。 

  (二)强化为群众“解难事、办实事、做好事”的宗旨意识。选派15名组工干部到旗内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,帮助和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七一、国庆等节假日期间,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、老干部,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建议。坚持开展组工干部“面对面”联系群众活动,与包扶嘎查群众结成帮扶对子,定期到群众中去体验生活、了解情况,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重点在群众反映强烈的转移农牧民创业就业、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提供帮助,引导组工干部走出机关、走进基层、走入群众、走向实践,促使干部心里装着群众,感情上亲近群众,在群众中汲取组织工作的智慧和力量。 

  (三)坚持“深入群众、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”的工作作风。设立机关效能监督栏和服务导向牌,推行“有一张笑脸相迎、有一杯热水暖心、有一句亲切问候、有一种负责态度、有一个满意答复”的服务准则,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干部宗旨意识,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凝聚力和亲和力。在4个镇设立20个党代表工作室,保证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、开展联系服务、组织调研视察、提案提议等活动有效开展,把组织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,把群众利益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 

  二、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维护群众利益,增强组织工作凝聚力。 

  (一)打造坚强堡垒,帮民富聚民心。深入实施农村牧区党组织书记“领头雁”工程,在选、育、管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,把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旗干部培训计划,每年进行一次述职评议,不断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,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、有能力为群众服务,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制度落到实处,取得实效。同时,注重加强阵地建设,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整体功能,形成了6个中心村辐射42个行政村的公共服务圈,更好地服务农村牧区广大党员群众。 

  (二)深化服务理念,解民忧暖民心。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组织开展“三到两强”活动,创新设计“三到两强”工作任务清单,全面推行“三点一线”服务模式,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有抓手、管理有目标着力推进镇“去机关化”工作,制定乡镇去机关化办法,推行干部到户服务、定期代办服务、组团巡回服务、全天候服务四种服务,推动乡镇干部真正走出机关,深入一线,服务群众。同时,转变帮扶观念,通过政策宣传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、开展主题活动等举措,调动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主动性,把帮扶过程变成相信依靠群众、放手发动群众的过程,使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。  

  (三)扩大基层民主,集民智固民心。严格按照旗委确立的服务群众好、解决矛盾好、综合治理好、整体风气好的“四好”党组织目标,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,推行村级事务民主决策“532”工作法,组织开展了村务财务大清查、大公开、大整顿、矛盾纠纷大调处、环境大整治等活动,规范两委班子运行,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,规范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权,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和保障村民的监督权,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协调发展。 

  三、在干部选任中注重群众公认,增强组织工作公信力。 

  (一)选拔干部要坚持群众公认。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,严把初始提名、组织考察、讨论酝酿、会议票决等干部选任关口,重点采取群众推荐、基层党组织推荐、单位干部大会推荐、全旗领导干部大会推荐、把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推荐提名的重要依据、旗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推荐和组织部门建议提名、旗委主体具体提名的“五推一考两提名”方式,提升干部选任公信力。修订完善《鄂托克前旗干部推荐工作责任追究办法》和《鄂托克前旗科级干部考察办法》,按照“谁推荐谁负责”“谁考察谁负责”的原则,明确推荐和考察干部责任,让干部推荐和考察在制度的约束下运行。 

  (二)考核干部要倾听群众评价。“直木出于幽林,直士出于众下”,群众的口碑,是最好的评价。坚持把干部日常考核作为考准考实的重要基础,按照“凭干部实绩用干部”思路,建立全程记实“流水线”,实现细节到环节的全程“无缝隙、无间隔”监督。同时,在退休老干部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及在职普通干部中聘请干部监督员,加强对科级干部八小时以外“生活圈”、“社交圈”的监督,“背对背”收集干部意见建议,及时掌握干部在社会上的“口碑”,使群众口碑与组织考察相统一,提高干部选任的公信度。在考核评价体系上,建立了“三化三评三挂钩”考评机制,突出考核差异化、常态化、民主化,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升降去留、评先选优挂钩,充分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。 

  (三)干部培养要突出群众感情。把作风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规划、融入干部日常管理,促使领导干部在思想上除尘、精神上补钙,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对初任公务员,建立下基层实践锻炼制度,切实增强群众观念、敬业精神和履职能力;对优秀年轻干部,分批次选派到城乡统筹建设、项目建设、党的建设等主战场加强实践锻炼,形成“人才到基层锻炼、干部从一线选拔”的培养选拔链;对基层干部,尤其是德才兼备、实绩突出、群众公认的优秀基层干部,及时调整到领导岗位、重要部门中去,激励他们勇于担当、善于作为、甘于奉献。 

  四、在人才引育中突出服务发展,增强组织工作带动力。 

  围绕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、重大项目和重要产业引进人才,扎实推进人才强旗工程,注重发现和培育本土人才,充分发挥人才对全旗能源、化工、农牧业等主导产业的助推作用。 

  (一)人才植根、来源于群众。依托民族文化产业园、草原大舞台和“一乡两基地”、职教园区等人才示范基地,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人才发展需求,深入推进能源化工产业人才集聚区、农牧业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、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、特色载体平台等四大载体建设,并推行“项目+团队+人才”工作运作模式,集聚人才创新创业,充分调动全旗人民的智慧和力量,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。 

  (二)全心全意服务人才。制定出台以《鄂托克前旗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3-2020年)》为引领的“1+8”制度体系,促使人才政策与经济发展相契合,与产业发展相一致制定出台了《鄂托克前旗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解落实方案》,明确责任主体,分解细化任务,分类指导工作。积极推行人才工作量化管理与目标考核,将各类人才对人才工作成员单位的评价纳入考核体系,切实推进人才工作目标任务有效落实,形成重量级的组合拳,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。 

  (三)群策群力引、育人才。制定出台《鄂托克前旗关于人才强旗实施方案》及配套任务分解方案,充分发挥人才工作成员单位作用,深入推进马兰英才品牌战略,探索推行了系统化培养、集成式支持、全方位保障为主要内容,分步骤、分阶段培养的马兰英才工作法,打造人才发展“链条”,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柔性引进煤炭、化工、农牧业等领域高层次人才,刚性引进教育、卫生等领域人才,并在人才工作、生活、学习等方面建立比较完备的服务体系,使人才引得进,留得住,育得出。 

  通过在组织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,不断探索发现培养干部、推进从严治党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、培育人才引育平台的新方法、新思路,着力为建设富裕、文明、幸福、美丽鄂前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广泛智力支撑。